-
第十章-能源與環境PPT
- PPT預覽
-
PPT內容
這是第十章-能源與環境PPT下載,主要介紹了主要內容;能源的簡單介紹;能源的分類;按地球上的能量來源分;按被利用的程度分;按獲得的方法分;按能源能否再生分;按能源本身的性質分;按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分;能源與人類文明;世界能源的生產與消費;能源的生產對環境的影響;我國能源情況分析,歡迎點擊下載哦。
第十章 能源與環境
主要內容
1、能源的簡單介紹
2、能源與人類文明
3、世界能源的生產與消費
4、能源的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5、我國能源情況分析
第一節 能源的簡單介紹
所謂能源,是指能夠直接或經過轉換而獲取某種能量的自然資源。
自然資源包括煤、石油、天然氣、太陽能、風能、水能、地熱能、核能等。
為了便于運輸和使用,上述資源經加工可得到一些更符合使用要求的能量來源,如煤氣、電力、焦炭、蒸汽、沼氣、氫能等。
能源的分類
由于可被人類利用的能源多種多樣,因此有以下六種不同的分類方法:
(1)按地球上的能量來源分;
(2)按被利用的程度分;
(3)按獲得的方法分;
(4)按能否再生分;
(5)按能源本身的性質分;
(6)按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分。
按地球上的能量來源分
來自于地球本身,如核能、地熱能等;
來自于地球外天體,如宇宙射線及太陽能,以及由太陽引起的水能、風能、波浪能、海洋溫差能、生物質能、光合作用等;
來自于地球和其他星體的相互作用,如潮汐能。
按被利用的程度分
常規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氣、薪柴燃料、水能等;
新能源,如太陽能、地熱能、潮汐能、生物質能等,另外還有核能。
按獲得的方法分
一次能源,即可供直接利用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氣、風能、水能等;
二次能源,即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間接轉換而來的能源,如電、蒸汽、焦炭、煤氣、氫等,它們使用方便,是高品質的能源。
按能源能否再生分
可再生能源,即不會隨其本身的轉化或人類的利用而越來越少的能源,如水能、風能、潮汐能、太陽能等;
非再生能源,它隨人類的利用而越來越少,如石油、煤、天然氣、核燃料等。
按能源本身的性質分
含能體能源(燃料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氣、地熱、氫等,它們可以直接儲存;
過程性能源(非燃料能源),如風能、水能、海流、潮汐、波浪、火山爆發、雷電、電磁能和一般熱能等,它們無法直接儲存。
按對環境的污染情況分
清潔能源,即對環境無污染或污染很小的能源,如太陽能、水能、海洋能等;
非清潔能源,即對環境污染較大的能源,如煤、石油等。
第二節 能源與人類文明
能源更迭與社會發展
人類利用能源的歷史,也就是人類認識和征服自然的歷史。
(1)火的發現和利用;
(2)畜力、風力、水力等自然動力的利用;
(3)化石燃料的開發和熱的利用;
(4)電的發現及開發利用;
(5)原子核能的發現及開發利用。
能源更迭與社會發展
人類社會已經歷了三個能源時期:
薪柴時期;
煤炭時期;
石油時期。
薪柴時期
主要以薪柴等生物質燃料為主要能源的 時代,生產和生活水平極低,社會發展 緩慢。
煤炭時期
18世紀,以煤炭取代薪柴作為主要能源,蒸汽機成為生產的主要動力,工業迅速發展,勞動生產力增長很快。
19世紀,電力成為工礦企業的主要動力,成為生產和生活照明的主要來源。但這時的電力工業主要是依靠煤炭作為主要燃料。
石油時期
石油資源的發展,開始了能源利用的新時期。近30年來,世界上許多國家依靠石油和天然氣,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空前的物資文明。
進入21世紀,核能將成為世界能源的主角,清潔能源的時代也將隨之到來。
能源與國民經濟
能源是發展社會生產和提高人民生活 水平的重要物質基礎,是推動國民經 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當今人類的生活已離不開能源,因此人類不斷向自然索取能源。海上開采石油 西氣東輸
人類利用能源,滿足需要,享受著各種現代工具帶來的便捷。
能源與國民經濟
經濟的增長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都需要能源來支撐,因此,能源消費與經濟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從世界能源消費的增長趨勢看,能源消費與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是一致的。
能源與國民經濟
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的實踐證明,在經濟正常發展的情況下,能源消耗總量和能源消耗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和國民經濟生產總值增長率成正比例關系。
能源與國民經濟
世界經濟和能源發展的歷史顯示,處于工業化初期的國家,經濟的增長主要依靠能源密集型工業的發展,能源效率也較低,因此能源彈性系數多大于1。
能源與人民生活
人們的日常生活處處離不開能源,不僅衣、食、住、行,而且文化娛樂、醫療衛生等都與能源密切相關。
能源與人民生活
目前我國一次能源消費量已超過俄羅斯,居世界第二位,但由于人口過多,人均能耗水平仍很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仍然是我國人民面臨的重要任務。
第三節 世界能源消費情況
能源消費
2.能源消耗水平差異甚大
占世界1/4的工業化國家,消耗能源的3/4。其中,占世界人口5%的美國,能源消耗卻占世界的23%。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普遍較低。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卻只消耗世界能源的3%;中國的人均能源消耗一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世界能源在繼續增長
雖然,自1972年以來工業化國家的能耗強度(指能源消耗與國發生產總值之比)有所下降。但是,由于經濟增長和發展中國家和能耗的需求,世界平均強度仍在繼續上升。
第四節 能源生產對環境的影響
一、礦物燃料
煤、石油、天然氣
二、非礦物燃料
水力、核能
三、電能生產
四、探索開發新的能源
人類與自然界是相互作用、對立統一的,過渡的索取和破壞自然界導致自然界對人類的“懲罰”,這是一種原因和結果的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
索取能源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破壞環境是必然還是偶然的?必然和偶然性哪個是主導?
索取能源既是必然也是偶然的,也可以說成是偶然性中存在著必然,因為人類社會已發展到一定階段,物質社會的穩定和發展已不能缺少能源;但假使近代人類社會沒有工業革命和科學的興起,還處于之前的社會發展水平,人類還需要索取能源嗎?
由于人類社會總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因此必經要經歷這樣一個階段,因此索取能源的必然性是起主導的,是通過偶然性表現出來的。
破壞環境是偶然性的,因為人類的初衷僅僅是利用能源服務人類社會,對環境的破壞是在人類盲目陶醉于能源所帶來的便利時產生的;這又涉及到可能性和不可能性,能否在利用能源的同時而又不破壞環境呢,亦或是減小對環境的破壞?
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本物質條件,破壞環境就是在破壞人類自己的生活!
能源與環境是當今一個富有挑戰性的話題,處理好二者至關重要。
能否在索取能源的同時又不破壞人類耐以生存的環境呢?
一、礦物燃料與環境的關系
煤與環境
A 開采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破壞
B 運輸使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破壞
石油與環境
開采、煉制、貯運、使用過程中對
環境造成污染,是當前海洋污染的
重要污染源
天然氣與環境
是化石燃料中最佳的能源。
二、非礦物燃料與環境的關系
水力
水力發電是常規能源中的一種清潔的可再生能源。具有運行成本低,機電設備較簡單、操作調節靈活等優點
水力發電給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帶來的影響
A. 改變自然景觀
B. 對庫區動植物生態系統的影響
C. 切斷魚類回游路線
D. 影響庫區地質結構
水力發電原理
以具有位能或動能的水沖水輪機,水輪機即開始轉動,若我們將發電機連接到水輪機,則發電機即可開始發電。如果我們將水位提高來沖水輪機,可發現水輪機轉速增加。因此可知水位差愈大則水輪機所得動能愈大,可轉換之電能愈高。這就是水力發電的基本原理。
核能
建立核電站的主要原因:
1.核電站的長期經濟效益明顯
2. 核電站安全可靠???
3. 核電站對環境影響小。
4. 核燃料是替代化石燃料的主要載能體
核能發電原理
利用核反應堆中核裂變所釋放出的熱能進行發電的方式。它與火力發電極其相似。只是以核反應堆及蒸汽發生器來代替火力發電的鍋爐,以核裂變能代替礦物燃料的化學能。除沸水堆外(見輕水堆),其他類型的動力堆都是一回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在蒸汽發生器中將熱量傳給二回路或三回路的水,然后形成蒸汽推動汽輪發電機。沸水堆則是一回路的冷卻劑通過堆心加熱變成70個大氣壓左右的飽和蒸汽,經汽水分離并干燥后直接推動汽輪發電機。
三、電能生產
(一)電能生產與熱污染
化石燃料
燃燒----熱能(90%)-----水蒸氣-----渦輪機(40%)-------發電機(99%)
火力發電站只將消耗的熱能的40% 轉換成 電能,其余60%以熱的形式損失掉。
(二) 發電站對環境的影響
燃燒煤—排放出煙塵、SO2、NO2
燃燒油—排放出 SO2、NO2
燃燒天然氣—排放出 NO2
核燃料—慢性輻射、放射性廢物
四、探索開發新能源
1、太陽能
直接轉化為熱能
轉化為電能
轉換成化學能
生物能源
生物能源——沼氣
生物能源——生物柴油
核聚變能:
地熱能源:
其它能源:
1. 氫能;
2. 潮汐能;
3. 風能。
第五節 我國能源情況分析
一、我國能源消費特點
二、我國能源的前景
三、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人均能源資源和人均消費量不足。
資源豐富,人口多,人均資源相對不足。人均煤炭探明僅相對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采儲量僅相當于世界平均值的10%。中國能源消耗總量僅低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但人均消耗水平很低,1996年人均一次商品性能源消耗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2,是工業發達國家的1/5左右。
2.能源資源分布不均。
中國煤炭資源的64%集中在華北地區,水電資源的70%集中在西南地區,而能源消耗地則分布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因此,“北煤南運”、“西煤東運”、“西電東送”、“西氣東輸”的不合理格局將長期存在,造成能源輸送損失和過大的輸送建設投資。
3.能源構成以煤為主。
生產,消費以煤炭為主。煤炭占一次能源的70%以上。全國直接燃燒煤炭占煤耗量的84%,與世界能源構成相對,我國煤炭約比世界平均水平高1倍以上。
4.工業部門的消耗能源占有很大的比重。
與工業國家相比,我國工業部門能耗比重很高,而交通運輸和商品民用的消耗較低。這種比例關系反映了我國工業生產中的工藝設備落后,能源管理水平低。
5.農村能源虧缺,以生物原能為主。
據中國農業部統計,中國農村生活用能的2/3依靠薪材和秸稈,煤炭供應不中7產,優質油、氣能源的供應嚴重虧缺。1996年全國8億多農村人口燃煤僅1×t,至今仍有7000萬人用不上電。
二、我國能源的前景
建國50周年,我國能源工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到20世紀末,我國一次能源總產量達12.4億噸標煤,其中原煤達12.98億噸,居世界首位;原油產量1.6億噸,居世界第五位;全國發電裝機2.17億千瓦,年發電量1萬億千瓦時,居世界第三、第四位。但是,從總量上看并不少的能源資源,按人均計算就非常低了。以儲量豐富的煤炭資源來說,目前探明儲量居世界前列,而人均值僅為世界平均值的一半。作為重要戰略物質的石油、天然氣更顯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儲量32.6億噸,人均2.9噸,約為世界平均值的十分之一左右。另一戰略能源鈾礦的儲量也極有限?砷_發的水能約3.7億千瓦,占世界首位,但除以龐大的人口基數,也就很有限了。
據測算,到2010年,我國一次性能源消費量將達到19億噸標準煤,其中煤炭18億噸,石油2.5-2.7億噸,天然氣600-1000億立方米。然而到2010年,我國石油產量約1.6-2.1噸,天然氣產量約516-713億立方米,油氣資源供需差距很大,需進口補缺。煤炭資源雖可滿足2010年的需求,但也存在著勘探程度的儲量不足和運輸、環境污染問題。此后的缺口將更為巨大……
1999年,我國石油凈進口量高達4000萬噸,占國內石油消費總量的20%。2003年是我國石油進口量大幅增長的一年,凈進口量達9739萬噸,其中原油和成品油的凈進口量分別為8299萬噸和1439萬噸。原油凈進口量占全國煉油廠加工量的比例從2001年的25%和2002年的28%上升到34%,對進口石油的依賴明顯加重。在未來10-15年內,我國石油進口比例將達到30-45%,石油依賴國外資源的程度將越來越大,石油安全戰略已成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戰略問題。
我國能源供應前景存在著巨大的隱患,解決新世紀的能源問題已成為不僅是中國,而且是全人類面臨的頭等大事。發展能源新技術,使用清潔新能源,走能源與環境和經濟發展良性循環的路子,是解決新世紀能源問題的主要出路。
美媒稱印度有能力在馬六甲海峽伏擊解放軍
三、中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1.結合能源規劃與管理
2.提高能源效率和節能
3.推廣少污染的煤炭開采技術和清潔煤技術
4.開發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相關PPT
2012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0課時燃燒能源和環境精品課件-人教新課標版PPT:這是2012版中考化學一輪復習-第20課時燃燒能源和環境精品課件-人教新課標版PPT下載,主要介紹了知識網絡;考點聚焦;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氣;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乙醇;開發新能源;歸類示例;化石燃料與生活;開發新型能源;減少環境污染構建低碳社會;變式題;解析,歡迎點擊下載哦。 常用能源PPT:這是常用能源PPT下載,主要介紹了問題;它們在工作中的作用就是提供能量;火車運行能量的來源;什么是能源;能源分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思考;對比倆張圖片,說說自己的想法;科學在線:思考;課外拓展、想象沒有能源的生活,歡迎點擊下載哦。 14常用能源PPT:這是14常用能源PPT下載,主要介紹了提問題;能量的來源;什么是能源;人們的生活、生產、科研都離不開能源.那么能源包括哪些種,我們應該怎樣來開發和有效地利用它們呢;能源;煤在開采過程中對土地、村莊、水資源造成什么影響;閱讀科學在線;想像沒有能源的生活,歡迎點擊下載哦。 《第十章-能源與環境PPT》是由用戶甜吻于2017-11-10上傳,屬于科學課件PPT。標簽:
-
相關PPT
-
縮略圖
-